骨折受伤后怎么康复快手?居家四步训练法+器材选购指南
哎呀,骨折了真是又遭罪又耽误事儿,心里肯定特别着急想快点好起来吧?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康复可不是干躺着就能等来的,方法用对了绝对能事半功倍!今天小编就结合一些康复达人的经验和专业建议,跟大家聊聊在家怎么科学又快速地做康复,还会支招怎么选对辅助器材,希望能帮到你!
◆ 第一步:早期不动关节,光练肌肉(伤后1-2周)
这个阶段骨折处还不稳定,千万别乱动。但是!不动关节不等于完全躺着。可以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进行受伤部位附近的肌肉的等长收缩,比如说小腿骨折,就尝试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10秒再放松,重复10-20次一组,每天做个好几组。这么做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对了,记得把受伤的脚或者手用枕头垫高,超过心脏位置,帮助消肿。
◆ 第二步:慢慢开始活动关节(伤后2-4周左右)
等到医生说情况稳定了些,就可以在无痛的前提下,慢慢地活动没有被固定的临近关节了。比如胳膊骨折,可以轻轻地活动肩膀和手腕;脚部骨折,可以尝试勾脚尖、绷脚尖(这叫踝泵运动)。幅度一定要小,速度要慢,感觉疼就赶紧停下。这时候热敷可能会比冷敷更舒服,能帮助放松肌肉。
◆ 第三步:加点阻力,强化力量(伤后4-8周或更晚)
骨折初步愈合后,就可以在医生允许下,进行一些轻度的抗阻训练了。弹力带这时候就特别有用,比如用弹力带绕着脚掌,手拉着两端,脚慢慢地做勾脚尖或绷脚尖的抗阻动作。也可以开始尝试极轻负重的练习,比如手里攥个小哑铃(0.5-1kg)做屈伸。原则还是那条:循序渐进,别贪多。
◆ 第四步:功能训练,回归生活(骨折愈合后期)
骨头长得比较结实了,康复的重点就要转向恢复日常功能了。比如下肢骨折的朋友,可以从扶拐部分负重走路开始,慢慢过渡到单拐,最后脱拐。练习上下楼梯(注意好腿先上,坏腿先下)、单腿站立保持平衡这些都很重要。上肢骨折的话,可以多做一些抓握毛巾、拧瓶盖这类精细动作训练。
★ 居家康复好帮手,器材怎么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选对辅助器材能让康复过程更安全更有效。
- 1.
弹力带:这玩意儿性价比高,用处多,不同阻力颜色代表不同力度,从轻柔的活动度训练到后期的抗阻力量训练都能用上,初学者选个中等阻力的就好。
- 2.
护具支具:比如脚踝骨折后用的充气式助行靴,比传统石膏方便多了,能调节压力适应肿胀变化,透气性好还不怕水,鞋底防滑设计也安全,很多用户反馈说戴着它早期下地走路心里踏实不少。肩胛骨或锁骨骨折可能需要用到肩关节支具或固定带来提供支撑和保护。
- 3.
小哑铃:后期强化肌肉力量用,从0.5kg或1kg的小重量开始,千万别一上来就挑战大重量。
- 4.
平衡垫:这东西对恢复下肢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特别好,初期可以扶墙站在上面,后期尝试闭眼站。
有网友分享经验说,她脚骨折后用了医生推荐的助行靴,配合每天坚持做踝泵和弹力带训练,感觉恢复速度比想象中快,而且穿戴也比石膏方便太多。当然啦,买任何器材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意见。
♣ 小编心得
骨折康复这事儿,急不得,但也绝对不能不动。最关键的是听医生的话,根据自己骨折的愈合情况来安排训练,循序渐进是铁律。营养也得跟上,多吃点高蛋白(牛奶、鸡蛋、瘦肉)和富含钙和维D的食物(比如深绿色蔬菜)。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心态,每天进步一点点,恢复起来就更快!如果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或者肿胀明显,记得及时停下来,必要时去医院复查哦。
1.《骨折受伤后怎么康复快手?居家四步训练法+器材选购指南》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作为分享和展示的平台,文章中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2.本信息如有侵权请将此链接发邮件至573943400@qq.com,本站将及时处理并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