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人民日报短视频如何通过官方整活吸引年轻用户

1.jpg

🤔 什么是“官方整活”?为何主流媒体也开始“整活”?

“官方整活”指的是像《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上采用年轻化、网络化的表达方式,打破传统严肃形象,以幽默、接地气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例如,云南麒麟警方在《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的普法视频中,用“鬼火一响,爹妈白养”等网络热梗宣传交通安全,迅速引发年轻受众共鸣。

这种转变背后,是主流媒体为适应新媒体环境而采取的创新策略。抖音平台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传统说教式内容难以触达这类群体。通过“整活”,媒体既能传递核心价值观,又能拉近与年轻群体的距离。


🎬 人民日报“整活”的经典案例与成功逻辑

  1. 1.

    ​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网络化​

    《人民日报》抖音号常从普通人的故事切入,用流行语和幽默表达传递正能量。例如:

    • 交通安全普法视频中,用“车头一翘,阎王爷笑”等押韵段子强调安全重要性。

    • 民生类视频(如汨罗城管为聋哑摊主预留摊位)通过真实故事展现“有温度的执法”,收获超19万点赞。

  2. 2.

    ​技术融合增强视听体验​

    • 采用快节奏剪辑、动态字幕、背景音乐等元素,提升视频冲击力。例如,建党节国旗护卫队视频仅20秒却切换9个画面,契合短视频碎片化消费习惯。

    • 使用手机竖屏拍摄、现场同期声,增强新闻真实感和沉浸感。

  3. 3.

    ​互动设计提升用户参与​

    • 鼓励用户评论、点赞、转发,并主动回复留言,形成“对话式”传播。

    • 结合热点事件设置话题挑战(如交通安全问答),激发用户创作和分享。


❤️ “整活”背后的核心:情感共鸣与价值观传递

尽管形式轻松,但《人民日报》的短视频始终围绕主流价值观展开:

  • ​弘扬正能量​​: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如老师收到学生礼物感动落泪)、英雄事迹(如95后女舵手捍卫海权)传递爱国、敬业等精神。

  • ​引导社会舆论​​:在重大事件中第一时间发声,如东部战区演习视频《勒》震慑“台独”,彰显权威性与引导力。

  • ​文化传承​​:将传统文化(如武术、节日)与现代表达结合,让年轻群体更易接受。


📊 为何“官方整活”能持续吸引用户?

  1. 1.

    ​精准把握年轻受众心理​

    年轻人排斥刻板说教,偏好轻松、直观、有梗的内容。《人民日报》用网言网语包装严肃主题,降低了理解门槛,增强了传播亲和力。

  2. 2.

    ​算法推荐与平台适配​

    抖音的推荐机制偏好高互动内容。《人民日报》通过情绪化标题(如多用感叹号)、音乐烘托、视觉冲击等设计,提升视频的点赞和评论数据,从而获得更多曝光。

  3. 3.

    ​平衡严肃与活泼​

    虽然“整活”,但内容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和权威性。例如,时政新闻仍采用严谨剪辑,仅在社会议题上适当创新表达。


💡 给其他主流媒体的启示:如何有效“整活”?

  1. 1.

    ​内容策略​​:

    • ​软化选题​​:从民生小事切入,避免宏大叙事空洞化。

    • ​系列化运营​​:如奥运期间推出爱国主题系列视频,强化用户记忆。

  2. 2.

    ​技术应用​​:

    • ​轻量化制作​​:善用手机拍摄、简易剪辑工具,保证新闻时效性。

    • ​AR/VR尝试​​:打造沉浸式新闻体验(如虚拟还原事件现场)。

  3. 3.

    ​用户互动​​:

    • ​征集投稿​​:鼓励用户分享故事,增强内容共创(如“身边的英雄”话题)。

    • ​回应关切​​:针对热点事件快速发布权威解读,避免谣言传播。

​关键总结​​:主流媒体的“整活”不是迎合流量,而是以创新表达激活内容价值。通过情感共鸣、技术赋能和互动设计,让正能量内容既叫好又叫座。

免责声明:
1.《人民日报短视频如何通过官方整活吸引年轻用户》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作为分享和展示的平台,文章中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2.本信息如有侵权请将此链接发邮件至573943400@qq.com,本站将及时处理并回复。